想認識楊乃文,你必須先自己去找對那把鑰匙。
也許有時門是開著,但路上的風太大,霧太濃……



好冷好熱的聲音
 

 
『十五、六歲時,我做過23年來唯一一次「童話般的夢」。那是一片白茫茫 
的銀色雪地,我穿著白雪公主的衣服跳舞,跳呀跳著還碰到一個王子......
畫面
鮮艷得和卡通一樣,但不知道為什麼,四周的雪開始融化,而夢中的我,
也必
須離開那個地方。悲傷的我只有流淚道別,醒來時,臉上還掛著一滴淚
痕。』
相信嗎?這是曾被媒體粗魯的扣上「女伍佰」、「台灣王菲」等等大
帽子的楊乃文夢裡的世界。三度空間裡那另一個楊乃文透露了螢幕上少有的
甜蜜柔情。

       現實裡,這隻不修邊幅的雙魚,自我強烈,愛恨分明,自由認真。
因為覺得有趣,鋼琴、三弦、琵琶、長笛、吉他、大提琴什麼都碰,念的是
微生物、遺傳學,生活卻極心靈,但楊乃文表示,這些絕對稱不上專長,音
樂只是心情,電影、閱讀、繪畫只是發洩。
直到三、四年前,「音樂」兩個
字才忽然重重的打在心頭,從不知不覺的「喜歡」
,到半知半覺的「更喜歡」
,到接觸了圈內的核心分子後,無藥可救的堅持就像中邪一樣燃燒起來。

雖然這是一個刺激、感官的時代,但在清純惡女、辣妹文化、頹廢包裝環伺
下,楊乃文成了特異份子。MTV中,她蹦來跳去,頭髮亂飛半遮面,和影子
躲貓貓
,鏡頭成了搖晃電影,身子分割扭曲,但她聲音的 power 卻狠狠的拋
出,在空氣中劃成一道完美的弧線,接著在跌宕的氣氛中,緩緩蔓延起飛,
拍打成好冷好熱的浪潮……。
 


        所以這是一次不同的音樂體驗,卸下了女性歌曲的自溺、取悅和哀憐,
楊乃
文個性的聲音演出,撲朔迷離中充滿了固執的深度與力道。 因為唱歌的
人誠懇,音域細膩、縹緲、狂放得令人窒息,讓聽歌的人也禁不
住想要淋雨
喊叫,甚至出走疾奔,這是楊乃文聲音感染的力量。
有人說,楊乃文的出現
為國語歌曲開發了一個新方向,就是「從一個歌手的
個性去發展一種音樂型
態。」而楊乃文自己的意見呢?
『我的出現,只是多提供了一種選擇,有人
認同,我會高興,但不會感激,
因為我自己也是選擇別人音樂的一份子。不
過若有人建議我改變風格,我也不會
領情,因為我的作品就是代表我自己。』


而她獨立的思考模式在面對堅硬龐大的流行領域時,仍然有所期待:『目前
市場大都先把發片概念計劃好再「做音樂」,其實這跟「做音樂」的原意差
距很
大。很多人說:「我們要幫歌手改型。」然後他們才開始想音樂。我老
覺得那根
本是一種「違規」!當然我也不是想搖動什麼,事實上我也不能搖
動什麼,只是
聽眾應該有更多、更寬廣接收的權利和機會!』

搞怪孩子不做模範生 

        對於歌手的定義,楊乃文很直覺的認為:『要出唱片,就要「能唱」。』
但她也明白的說:『我很少去分析,去想什麼「聲音的運用」,什麼「氣音
 假音」啦,很多東西是完全憑情緒、憑感覺亂玩玩出來的。』


至於放眼樂壇,對味、帶種的好聲音有哪些?
回國不到一年的楊乃文倒頗有
己的見解:『「亂彈」、林憶蓮、伍佰他們
都很不錯。女性歌手中我蠻喜歡
 憶蓮,尤其她的聲音,感覺很舒服。伍佰
的曲風雖然不是我平常接觸的,也
怎麼適合我,但我尊敬他,因為他是個
蠻認真的人,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做
音樂的過程,一般人很難瞭解,他在錄音
室時非常嚴肅;工作外,可能是
Live 場裡最可愛的人。這一點我也是,工作時
我很嚴肅,而大家說什麼:「楊乃文
很酷、很跩!」幾乎都是從這裡來的,
其實這樣說是很奇怪的。』


才剛出道,就因為在MTV中夾著煙唱歌而成為網路上的熱門人物,有人說她
難纏?很屌?流言滿天,對於外界的異樣眼光,楊乃文並不在意,但也誠懇
說:『那只是真實的自己 ,與形象無關。我是一個歌手,唱歌是我的工作,
抽不抽煙沒有關係。我不想當模範生,音樂才是重點!』 如此誠實的面對
媒體,代價不算小,但楊乃文依然堅持:『誠實面對自己
當然有傷害啦,這是
難免的,想避也避不了,這全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不過我
還是選擇這樣,因為
這樣比較容易面對自己。』


因此,錄音室的火爆也顛覆了「歌手當順從製作人」的慣性定律。
「特異
份子」和音樂圈「怪傑」林暐哲交會時,就嗆得十分戲劇性。『工作上
,我十分固執、任性的,這一面其實觀眾不需要知道,但我坦白
的讓大家了解
有這麼一回事,做音樂可不應這麼說說唱唱就輕鬆完成的。是的
,製作人和歌
手還是會吵架,因為我誠實,他也誠實,但我們都有一種「非做
好音樂不可」
的態度。』


於是一投入音樂,擦槍走火時,楊乃文經常被兇狠地恐嚇,林暐哲則說她
個「搞怪孩子」,但劍拔弩張,怒目相向,也只是工作時的一個過程。
『氣到最後還是會融化嘛!』在她清秀的臉上,並不容易看到什麼情緒。 
不擅隱藏也絕不遮掩的楊乃文,其實已經用歌聲傳達了她對閒言閒語的感觸:
「只因你的一句,他的一句,關於我的耳語,不要再說,我不想聽。」

 
習慣沒有安全感
 

   『那年我六歲,不知怎的,整整一年我連續進入一個同樣的夢境,那是一
荒廢的大倉庫,倉庫的頭尾中有條通道,兩旁堆滿了密密麻麻滾動糾纏的蟒

,夢裡的我站在通道上,從前門走到後門,再從後門走到前門......,那些
蛇從
不會爬到通道上,而我也從沒有越過通道
......。』
 

這是楊乃文童年時期的噩夢,儘管過了十多個年頭,仍然記憶清晰:『其實
不只是我,現代人幾乎都沒什麼安全感。有時候我像個過動兒,經常晚
上睡
不著覺,翻來覆去的把大夥兒全吵醒,不然我會狠狠的看電視,盡量找事

洩。』所以,要「習慣」沒有安全感,這是她的結論,一種來自悲觀的樂觀。
 

『人生嘛,本來就有很多身不由己的狀況,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完全不讓
步,
很難做事呢!而且你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必然會先失去一些東西。這
是我還沒有出唱片以前,就已經知道的。』 不過這隻易感的雙魚,也有她迷
迷糊糊的角落。『我一直是個迷迷糊糊的
人,從來不會想去好好的搞清楚自
己和這個世界。』

對楊乃文來說,未來並不那麼重要,因為生活是要一步一步走出去的。目
的生活是目前的生活。她認為,把「看到的」、「能掌控的」部分做好才重
要。所以如果你「申論式」的問她:『談談下張專輯的方向?』她肯定回
答:
『天啊!好遙遠呀!』




特別聲明:
這篇報導的出處尚待古狗大神協力找尋,我祇不過編輯者非作者他本人。
估計報導刊出約在1997年年間,楊乃文發行首張專輯『ONE』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e0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